立夏24節氣│夏季宜養心、清暑降火 附4個養心穴位及7個立夏食療

撰文:阿言
出版:更新:

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七個節氣,亦是夏季第一個節氣,標誌著炎炎夏日即將來臨。立夏的「夏」為「大」,意味著春天的農作物將在這段時間茂盛生長。立夏晝長夜短,溫度明顯攀升。立夏天氣炎熱,蒸發海面水分,天地之濕氣交蒸,令人容易患上濕熱類疾病,因此好好安排作息時間、關注飲食習慣尤其重要。
資料授權: 博愛註冊中醫師劉映彤

夏季飲食宜忌 宜養心、靜養、清暑降火

所謂「立夏伊始,養心食新」。夏季屬火,火氣通於心,心火上炎,容易心浮氣躁、口乾舌燥,因此飲食宜清淡,多吃當造瓜菜降火清心,切忌辛辣油膩、峻補,免得火上加油;但亦無須過服苦寒之品清暑降火,以免暑熱未清,脾胃先傷,例如涼茶、龜苓膏、苦瓜等,都不宜進食過多。

食療方面,宜多吃酸、健脾和胃、養心安神的食物。中醫認為,酸味收斂,可防止汗出過多耗氣傷陰,同時能解渴生津,例如檸檬水、山楂、五味子、番茄等;健脾方面則可多吃蓮藕、木瓜、淮山等;養心安神方面可多吃蓮子、豬心、酸棗仁等。

建議這兩段時間做運動 幫助身體排汗

中醫講求天人合一,立夏後應順應自然調整作息。午時心經當令,子午覺能達到養心的作用。由於晝長夜短,應晚睡早起,晚上11時前睡覺則可。運動方面,宜在清晨、黃昏,天氣略為清涼的時候,進行微微汗出的戶外運動,例如:太極、八段錦等,讓毛孔張開,濁氣隨汗液排出體外,運動後補充足夠水分,避免中暑。不應過度逃避陽光,而經常躲於空調房間內休息。

4個立夏養心穴位:清瀉心火,寧心安神

(一) 神門穴

定位:位於前臂掌側,尾指下方腕橫紋處。

作用:清心熱,安心神。

(二) 內關穴

定位:位於前臂掌側,腕橫紋上 2 寸,3橫指

作用:寧心安神,和胃,幫助睡眠。

(三) 少府穴

定位:位於手心內,無名指和尾指掌骨之間,握拳尾指尖觸及處

作用:清心安神

每天睡前可輕輕揉按以上穴位3-5分鐘,至穴位有酸脹感為度,達到安睡的作用。

(四) 小兒清心經,每天1-2分鐘

小兒生長發育速度快,陽氣旺盛,故容易出現哭鬧、煩躁、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等情況。家長能自行通過小兒推拿手法為小兒清心經,令小孩平靜下來。家長只需要於小孩子的中指指腹由指跟部到指尖直推200下,就能達到清心火、寧心神的作用。

小兒推拿適合6歲以下兒童進行,3歲以下兒童推拿效果最佳。注意家長進行手法時宜輕快柔和。水痘、瘡瘍、傳染病、皮膚破損、癌症者不適合進行以上治療。

立夏湯水推介:老黃瓜蓮子薏米豬心湯

功效:老黃瓜清熱消暑,降火利水。蓮子養心健脾。生熟薏米兼具清熱清熱祛濕和健脾止瀉的作用。赤小豆能利水除濕。豬心性平,有補虛、安神、養心補血的作用。此湯水能清熱養心,性質溫和,適合一家人飲用。

材料(2-3人份)
老黃瓜 1條 蓮子40g 生熟薏米40g 赤小豆 40g 豬心 1個 蜜棗2顆 鹽適量

做法:
1. 先把豬心切件,放入滾水,加入薑、蔥、米酒去腥,煮至水滾,把豬心撈起,然後用凍水把表面的雜質沖走。

2. 把剩下的材料清洗乾淨,然後把老黃瓜切成小塊。

3. 把材料倒入煲內加入2升清水。

4. 湯滾後改成文火煲1小時,最後加入鹽調味即可。

立夏茶飲推介:養心生津茶

功效:益氣養陰,清熱生津

材料:花旗蔘5g、麥冬10g、五味子5g

做法:把材料清洗乾淨,加入熱水500ml,焗服10分鐘即可。

如有任何疑問,請查詢註冊中醫師意見。

博愛註冊中醫師劉映彤

相關閱讀:【立夏】小朋友出汗多易疲倦 夏天素湯清心消暑

相關閱讀:立夏廿四節氣|中醫推介健脾消暑食材 按壓小朋友穴位不宜咁做

點圖即看食材之養生療效:

+11

點圖即看「立夏」生活注意宜忌:

+6

相關閱讀:立夏24節氣│兒童忌喝冰凍飲品降溫 中醫推介3款消暑不傷脾胃飲品

按圖即睇立夏宜飲喝飲品:

+7